您现在的位置是: 主页 > 品牌界 >
市值重返5000亿,农夫山泉凭什么“逆风翻盘”?
来源: 2025-08-06 阅读:9
提要谁能想到,去年还深陷舆论漩涡、被全网“围攻”的农夫山泉,竟然在2025年夏天,悄悄又爬回了5200亿港元市值的高点?
『品牌界』谁能想到,去年还深陷舆论漩涡、被全网“围攻”的农夫山泉,竟然在2025年夏天,悄悄又爬回了5200亿港元市值的高点?
不仅回来了,而且来得漂亮。一边是“红色尖叫”在二手平台被炒到一箱8900元;另一边,是农夫山泉新一轮产品、渠道、利润三线齐升的基本盘稳住回暖——这个曾被誉为“中国最会讲产品的公司”,再次用硬实力给出回答。
那么,它是怎么做到的?
图:农夫山泉产品
从“全网声讨”到“价值回归”
2024年,对农夫山泉来说,的确不平凡。那一年,品牌不仅卷入创始人家事纷争、被网络口水淹没,连带产品本身也一度受到“杯葛”:超市水架变空、销量受影响、股价暴跌,市值一度腰斩至2591亿港元。
农夫山泉在年报中坦言,那是“史无前例的冲击与考验”。但与很多选择沉默、洗白、转移注意力的企业不同,农夫山泉选择了正面回应与持续经营。没有“断更”,没有转向搞情绪化公关,一直把注意力放在“做产品”和“提效益”上。
事实证明:真正能穿越风波的,不是口碑,而是口感。
“红色尖叫”野性走红:品牌的回潮时刻
没想到,让农夫山泉重新“火”起来的,不是新品,也不是广告,而是曾经被嫌弃的“红色尖叫”。这个原价只卖5元、曾因口感“魔性”被评为“最难喝”的运动饮料,近期竟被炒到一瓶66~88元、甚至一箱8900元的离谱高价,成为社交平台的“野性消费样本”。
一边是“绝版收藏”的稀缺稀释效应,一边是品牌情绪的回流与共鸣:曾经吐槽的人,现在为“回忆杀”买单;当年“难喝”的红色尖叫,如今成了“最值得珍藏的神饮”;那句“真正的好品牌,是穿越周期的”仿佛成了现实注脚。
从东方树叶冲击200亿单品,到红色尖叫封神流通市场,农夫山泉再次用“产品时间机”证明——真正的品牌,不怕短期争议,怕的是失去价值根基。
多线开花,农夫的产品力从未停下
“红色尖叫”的爆火只是一个缩影。从业务数据来看,农夫山泉的产品矩阵正稳健扩张:包装水业务预计2025年将重拾市场份额,下半年营收预计突破90亿元,同比增长21%;无糖茶品类,东方树叶稳居国内第一梯队,带动整个品类走向大众化;NFC果汁业务,有望成为营收“第三增长曲线”;新品冰茶,真茶萃取+气泡+柠檬果香+冷灌工艺,加上“开盖赢奖”玩法,被寄予厚望为“中国新神水”。
再叠加农夫山泉在线下终端的强渠道控制力和持续的营销渗透力,品牌并没有“躺赢”,而是在用全链路、可控节奏做长期经营。
从危机中走出的“钟睒睒式坚守”
在农夫山泉最艰难的时刻,创始人钟睒睒没有逃避。他说:
|“网络上的攻击就让它攻击去吧,因为最后天一定要亮,只要我能坚持到天亮。”
如今看来,这不仅是他的态度,也是品牌的战略。
没有急着道歉,也没有讨好流量。农夫山泉所选择的,是一次极具品牌信仰的对抗——相信产品、相信时间、相信价值最终会被看到。
结果呢?不到一年,品牌穿越舆论周期,市值重回5200亿港元,重新站在“五千亿时代”。
图:农夫山泉创始人 钟睒睒
农夫山泉的真正护城河
很多人都在问:农夫山泉凭什么活下来?甚至在经历了一场全网声讨之后,还能活得越来越好?
这个答案,既不是“它卖水”,也不只是“它会营销”。真正的答案,藏在它的长期主义里——它始终清楚自己是谁、要走哪条路、坚守什么样的标准。
在这个充满流量焦虑、情绪绑架的商业环境中,太多品牌为了“赢一时”,选择妥协、模糊甚至改变自己。但农夫山泉没有。它没有迎合,也没有辩解,而是静下心来继续做它最擅长的事情——打磨产品、稳住渠道、提升效率,用脚踏实地的方式,一步步穿越风暴。这就是农夫山泉真正的护城河:它不是靠一时流行取胜,而是靠时间和信任构筑壁垒。
真正的品牌,从来都不是“喊出来”的,而是熬出来的。它要经得起质疑、撑得住非议,甚至要能在低谷中不断自我修复——就像钟睒睒说的那句:“只要我能坚持到天亮。”
现在,天亮了。而农夫山泉的这场“逆风翻盘”,无疑已成为一次活生生的品牌韧性教材。这不仅属于它自己,也给了所有品牌一个警醒:穿越周期的不是风口,是价值本身。
这里是品牌界,欢迎「关注」。
在这里品读:「人物」品牌背后的创造者;「方法」品牌的真实生长路径;「文化」品牌与中国的关系;「趋势」站在风口看品牌的未来。商业合作微信:YosePaul
上一篇:LABUBU为何火爆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