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主页 > 品牌界 >
LABUBU为何火爆全球?
来源: 2025-08-06 阅读:16
提要过去一年,它从潮玩圈一路火到了全球,甚至成了二级市场的抢手货,一“抽”难求。
『品牌界』 你可能已经在朋友圈、社交平台或明星包包上看到过一个长着獠牙、眼神呆萌的小怪物——它叫LABUBU,来自泡泡玛特的“The Monsters”系列。过去一年,它从潮玩圈一路火到了全球,甚至成了二级市场的抢手货,一“抽”难求。到底为什么,一个小小玩具会火成这样?品牌界今天就来聊聊:LABUBU为什么这么火?
在泡泡玛特的众多IP中,LABUBU无疑是近年来最亮眼的明星。
这只长着獠牙、瞪着圆眼的小怪兽,其实来自一个名为 “The Monsters” 的潮玩系列,由德国潮流艺术家Kenny Wong 和 香港设计师ZCWO 共同打造。
LABUBU原型最早出现在一个充满奇幻想象力的童话世界中——森林深处,它是一种善良、调皮又勇敢的“精灵怪兽”,常和其他小怪物一起历险。这只看起来有点“丑萌”的角色,有着极强的识别度和丰富的情绪表达,被赋予了童话故事般的生命。
它不是那种千篇一律的可爱,而是一种带点反差的温暖个性:看似桀骜,实则治愈。前些年,泡泡玛特正式将LABUBU引入盲盒体系,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它成为全网爆红的潮玩IP,不断推出新系列,每款一上市即引爆社交圈。如今,不仅在中国火遍大街小巷,连欧美、日韩市场也被它攻占。
这就是LABUBU:一个从童话森林走出的怪小孩,成了连接全球粉丝的“潮流符号”。
那么,除了出身可爱,LABUBU到底凭什么能火到全球千万销量、明星带货、二级市场暴涨?
怪诞可爱,第一眼就让人上头
LABUBU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漂亮娃娃”,它长得有点“怪”:小身板、大眼睛、獠牙笑脸,看起来像调皮的小精灵。正因为“不那么完美”,反而让它显得独一无二,讨人喜欢。
更妙的是,每一款LABUBU都有独特造型——有森林版、海洋版、太空版,还有穿西装、戴皇冠、骑自行车的版本……不论你是男孩、女孩、大人、小孩,总能找到一款打动你的样子。
盲盒+限量,激发“抽卡”心理
泡泡玛特把LABUBU放进盲盒里,你买的时候不知道是哪一个款式。就像开福袋,有种“命运决定”的刺激感。
更刺激的是:有些隐藏款超级稀有、只有几十、上百个。开到它的人,立刻在社交平台晒战果,还可能在二手市场上卖出高价。于是,大家就开始重复购买、疯狂“抽卡”。
这其实就是潮玩界的“多巴胺营销”——让你上头,舍不得停。
明星带货,出圈速度翻倍
LABUBU的全球走红,也离不开明星效应。
2024年,Blackpink的Lisa在社交平台晒出包包上的LABUBU挂件,立刻引发粉丝效仿;随后,越来越多欧美明星、潮人开始佩戴、展示LABUBU,Instagram、TikTok 上出现大量开盒和换装视频。
有趣的是,它不仅火在年轻人中,很多“精致妈妈”、“上班族”、“男生玩具控”也都纷纷入坑。LABUBU不再只是潮玩,更像是一种“情绪陪伴”。
情绪陪伴IP:小怪兽背后的“大叙事”
LABUBU看似只是个玩偶,其实是泡泡玛特构建的一个“世界”。
它有完整的故事线、伙伴们、成长历程,粉丝们会为它创作漫画、视频,还会在官方展览打卡合影,像追剧一样期待新品发布。
它不只是一个玩具,更是一个“会讲故事”的IP。人们买的不只是LABUBU,更是那份“我懂它”的情感连接。
品控优先,工厂真的“踩到冒烟”
面对“是不是饥饿营销”的质疑,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回应得很实在:
|“我们现在每个月要卖掉1000万只LABUBU,工厂缝纫机都要踩冒烟了。不是不想多产,而是想把品控做好。”
这说明:LABUBU爆红不是偶然,而是需求真的太大了,而品牌也在努力平衡“快”和“好”。
它不仅是玩具,更是一种潮流文化
如果你以为LABUBU只是一个“盲盒玩具”,那就太低估它了。它的成功,不是靠“可爱”这么简单,也不仅仅是靠“限量”来制造抢购的焦虑感。真正让LABUBU火出圈、火到全球,是泡泡玛特背后打造的一整套关于IP的文化系统。
从品牌策略来看,LABUBU的火,是泡泡玛特在IP打磨、设计创意、社交传播、情绪共鸣以及商业模型五大维度上,做到极致的结果。
LABUBU并不是千篇一律的“萌”,它有自己鲜明的风格——有獠牙、有情绪、带一点“坏”劲儿,像个有点叛逆却不让人讨厌的小怪兽。它让人记得住,也愿意去“认同”这个角色背后的故事。这是一种“人格化”的设计哲学,让消费者不仅是买一个玩具,更像是买一个“情绪伙伴”。
在朋友圈晒LABUBU,分享“今天抽到的隐藏款”,已经成为很多人社交内容的一部分。为什么这么多人热衷分享?因为LABUBU本身就是一个承载情绪的小媒介。它既表达了一种“我喜欢这个角色的独特”,也代表了一种“我跟得上潮流”的信号。
泡泡玛特对LABUBU的运营节奏堪称教科书级别:每一次系列更新、节日款、跨界联名(比如与故宫、三丽鸥等IP合作),都能精准引爆购买热情。不是随便出,而是“卡位出”,形成了“买不到”才更想买、“抽不到”更要转发的稀缺效应。所以,LABUBU的爆火,并不只是偶然,更不是单纯靠流量。它是泡泡玛特深耕“IP即品牌”的范式下,一场系统性品牌打造的胜利。
在这个注意力极度稀缺的时代,一个品牌想被记住,不一定要大,而是要有温度、有记忆、有‘人设’。LABUBU正是这样一个带着温度、讲得出故事、让人“心甘情愿带回家”的新型潮流符号。
你身边有人在玩LABUBU吗?
你,抽到隐藏款了吗?
欢迎在底部留言区留言。
欢迎转发、评论、分享你心中的潮玩故事👇
这里是品牌界,欢迎订阅。
在这里品读:「人物」品牌背后的创造者;「方法」品牌的真实生长路径;「文化」品牌与中国的关系;「趋势」站在风口看品牌的未来。商业合作微信:YosePa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