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主页 > 传鉴大赏™ > 传鉴非遗大賞 >
2025传鉴非遗大赏 | 品牌命题介绍
来源: 2025-08-28 阅读:484
提要邀您一起共建非遗营销新范式!
传鉴中国非遗是传鉴文化创意院于2022年启动的非遗专项计划,旨在推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表达与可持续发展。该计划立足“传承+创新”的战略方向,以内容孵化、模式创新为核心,支持全国各地的非遗传承人、守艺人通过现代传播方式和产业路径实现“活态传承”。
作为传鉴文化创意院下设平台—「传鉴中国非遗」依托IAI平台优势与创意资源,打造非遗IP体系,开展策展、出版、传播、孵化、商业对接等系列活动,逐步构建起“非遗+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生态系统。
传鉴中国非遗采取“省域推进、全国联动”的方式进行布局,在各省设立“传鉴非遗执委会”,“传鉴山东非遗”、“传鉴甘肃非遗”、传鉴陕西非遗等,推动省域非遗资源的整合、活化和推广。各地执委将负责本省非遗项目的调研、评选、孵化、与落地工作,搭建本地守艺人与IAI传鉴平台之间的连接桥梁,助力非遗焕发时代活力,实现从“文化遗产”到“文化资产”的跃迁,打造面向未来、走向世界的中国非遗新样本。
传鉴中国非遗计划
依托IAI传鉴赛事的强大的平台力量
联合众多的非遗传承人与守艺人一起让
传鉴中国非遗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
逐步形成走向品牌营销的新路径
新周期市场需求变化,品牌文化升级、国潮复兴推动非遗与商业的融合进入“新阶段”。基于此传鉴文化创意院依托IAI平台与奖项资源,发起“传鉴非遗大赏”IP赛事项目,打造系统性的非遗营销与商业转化机制。
主办机构
IAI传鉴国际广告奖
协办机构
传鉴文化创意院
支撑体系
非遗传承人 + 品牌企业 + 创意机构
三力协同
共创非遗商业新生
传鉴非遗大赏倡导“传承人 × 品牌 × 创意团队”三位一体协作机制,通过资源整合与价值共创,推动非遗从文化资产走向产业表达。非遗传承人提供独有的技艺精髓与文化内核,品牌方提出市场命题与营销诉求,创意团队 负责创意策划、传播推广与商业转化。三方联合提案、共同打造非遗营销商业转型案例,让传统技艺在新时代语境中焕发出新价值,走进更多人的生活之中。
三大路径
探索非遗的当代表达力
传鉴非遗大赏设置三大创意赛道,旨在鼓励非遗以多元方式“出圈”“出场”,实现从文化资产到内容资产的深度跃迁:
非遗IP × 品牌联名|创意设计
以非遗形象、故事、图腾、人物等为核心资源,与品牌进行联名开发与视觉创作。聚焦文创、包装、联名产品等领域,通过设计让非遗焕发潮流气质、文化感染力与商业吸引力。
非遗产品 × 生活场景|创意传播
将非遗产品植入当代生活方式场景,如茶饮、家居、美妆、节日礼赠等,借助短视频、直播、电商、展陈等方式实现内容传播与消费转化。强调“非遗即生活”的理念,让非遗产品真正走进日常、链接用户。
非遗技艺 × 品牌理念|营销转化
将非遗技艺背后的工匠精神、时间价值与文化内涵,转译为品牌理念的表达工具。通过纪录片、品牌影片、概念广告或沉浸式体验形式,强化品牌调性,构建品牌差异化文化资产。
三条路径,三种创意方向,覆盖从设计到传播,从产品到理念的全链路表达方式。无论你是创作者、品牌主,还是非遗传承人,都能在其中找到合作的切口与落地的可能。让非遗“活”在创意里,融入生活中,走向产业端。
大赏亮点
结合IAI传鉴国际广告奖平台
IAI传鉴国际创意节 IAI合作众多媒体
联动“传鉴中国非遗百人荟”
守艺人库 + 孵化项目库 + 落地案例库
联合全国各大高校
传鉴非遗大赏非遗案例进校园
成果转化机制
非遗实现IP化 / 品牌化 / 产业化
让中国非遗成为商业品牌的文化底蕴是传鉴非遗大赏所倡导的核心理念。它不仅意味着非遗作为传统文化的精粹得以保护与传承,更强调在新时代背景下,将非遗的技艺精神、美学价值和文化故事,深度融合进品牌的产品设计、品牌理念与传播语言中,赋予品牌更具根基感、差异化与文化自信的表达力。这不仅是对非遗的活化,也是品牌建设从“产品逻辑”走向“文化逻辑”的一次跃升。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不应只停留在保护层面,更需要通过符合当代审美与传播逻辑的创意表达,实现与年轻一代的情感共鸣和价值连接。借助IAI传鉴平台品牌联动、内容传播、数字媒介与场景化运营等创意营销手段,非遗可以突破地域和代际的局限,在被“看见”的同时,也被“喜爱”和“购买”。这是让非遗“活起来”的方法论,更是它走向当代、融入未来的现实路径。
传鉴大赏是IAI传鉴国际广告奖体系中的大赏平台,致力于成为彰显创新力、文化力与品牌力的平台,成为连接文化创意与社会价值之间的桥梁,记录中国文化的风向与创新趋势的新生力量。 版权所有©2025传鉴国际 010-65462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