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主页 > 品牌界 >

迪卡侬:从“运动超市”到“运动共创者”的进化之路

来源: 2025-08-06 阅读:7

提要

0.png

『品牌界』  在人们关于运动的记忆里,总有一个熟悉的蓝白招牌——迪卡侬(Decathlon)。这个创立于1976年法国的品牌,已经不再只是“性价比运动装备”的代名词,而正以更加多元、深入的方式,参与到中国乃至全球消费者的运动生活中。


微信图片_2025-08-06_104202_133.jpg

从“便宜大碗”的郊区卖场,到如今进驻都市街区的潮流空间,迪卡侬的品牌之路,是一段零售变革的故事,也是一部“让运动触手可及”的全球化实践。

1.jpg

从“卖运动”到“种生活方式”

“让大众都能享受运动的乐趣。”这是迪卡侬始终不变的品牌使命。
但与过去不同的是,如今的迪卡侬不再满足于卖出一双球鞋、一件冲锋衣,而是在重新定义什么是“人人皆可的运动生活”。

在中国,迪卡侬已从最初的郊区大型门店,逐步转向社区店、购物中心店,甚至推出“迪卡侬小蓝盒”等新零售模式,把产品、体验和场景搬到了用户身边。

今年夏天,迪卡侬在上海新天地、北京大吉巷、南京百家湖同步开出三家全新城市店,标志着其从“运动零售商”向“城市运动合伙人”的角色转变。这些门店不只是买东西的地方,更像是一个可社交、可试用、可体验的“运动生活共享场”。

2.jpg

强大自研体系

零售商的背后,是制造商的野心

迪卡侬之所以能够以远低于传统品牌的价格提供专业装备,核心在于它的“一体化供应链”和自主品牌体系”。

与Nike、Adidas等品牌主打代工模式不同,迪卡侬拥有完整的研发、设计、测试、生产链条,自主品牌高达95%以上,涵盖80多个运动品类,覆盖从入门到进阶的各类消费者需求。

在法国里尔的总部,迪卡侬建立了自己的“运动实验室”,通过科技创新推动产品迭代。例如:Kalenji系列跑鞋具备缓震系统和透气结构;Quechua帐篷实现“一秒快开”,成为露营爆款;Domyos瑜伽装备在功能性与舒适度上不断升级。它不是在模仿流行,而是用科技定义每一项运动的“日常版本”。

3.jpg

渠道深耕 + 数字协同

走进城市,走进你身边

迪卡侬目前在中国已有超300家门店,覆盖一线、新一线及大量二线城市。除了实体门店的深耕细作,它还早早布局线上零售渠道,通过官网、微信小程序、抖音等电商平台构建“数字化运动生态”。

线下的“试用体验+社群运营”,加上线上的“精准推荐+物流履约”,让用户无论身处何地,都能便捷享受到“性价比+专业性”兼具的运动装备与服务。这不仅仅是零售模式的革新,更是对“消费体验”的重塑。

4.jpg

可持续发展

用环保,丈量品牌未来感

在全球进入“碳中和”倒计时的背景下,环保不再只是企业的“锦上添花”,而成为品牌长期价值的核心命题。对于以“运动普及”为使命的迪卡侬来说,可持续不仅是产品升级的方向,更是对“下一代用户”负责任的承诺。

迪卡侬早在2012年就开始全面评估产品的生命周期碳足迹,并于2020年提出了全球“2030碳中和”战略目标,承诺在2030年实现50%碳减排,并于2050年实现全面碳中和。具体实践上,它从原材料选择、制造工艺、运输方式到产品回收等多个环节着手,实现对全链路环保的控制。

迪卡侬不仅在“做产品”,更在“教用户”。全国多家门店陆续上线旧衣回收计划,用户可在店内投递穿旧的迪卡侬服饰,由品牌进行集中处理与循环再生。这种“可回收即可再生”的系统化闭环,不仅减少废弃物,也逐步唤醒消费者的环保意识与参与热情。

除了产品层面,迪卡侬也在空间与建筑中融入可持续理念。其在深圳、成都等城市的“新一代生态门店”,在设计上大量采用自然采光、节能空调系统与环保建材,门店运营本身即是绿色生态的一部分。部分区域还尝试“共享维修站”和“环保工坊”,推动“修旧利旧”文化的普及。

可持续,对迪卡侬来说,不是趋势,而是一场深度的结构性转型。它正在将环保从一种“标签”变为一种“日常”,从一种“道义责任”变为品牌信任与竞争力的来源。

在迪卡侬的世界里,运动不该是少数人的专业秀场,而是多数人的生活方式;不是炫耀标签,而是日常习惯。

用极致的性价比做极致的普惠主义,用城市里的每一步接近每一个热爱生活的你。迪卡侬不是在卖运动产品,而是在推动一种更平等、更轻盈的生活方式蔓延开来。这里是品牌界·趋势观,欢迎「订阅」

 

end.png

00.jpg

在这里品读中国。品牌界的原创内容主张:「人物」品牌背后的创造者;「方法」品牌的真实生长路径;「文化」品牌与中国的关系;「趋势」站在风口看品牌的未来。商业合作微信:YosePa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