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主页 > 品牌界 >
突发!寒武纪跌超12%:“王者”跌落的背后
来源: 2025-09-09 阅读:9
提要9月4日A股开盘,寒武纪(688256.SH)再度触底大跳水,股价一度暴跌超12%,报1228.18元,总市值缩水至5138亿元,市值日蒸发超700亿元
『品牌界』9月4日A股开盘,寒武纪(688256.SH)再度触底大跳水,股价一度暴跌超12%,报1228.18元,总市值缩水至5138亿元,市值日蒸发超700亿元
这不是单次回调那么简单,而是一个峥嵘市值传奇的转折——仅6日前,它还位居A股最高价股之列,股价曾高达1595.88元,如今回撤幅度已超过20%
指数调整:资本青睐的偏移
此次下跌,关键一环是上交所宣布对 科创50指数 成分股进行结构性调整:寒武纪在该指数中的权重将从15%左右被动下调至10%,调整于9月12日后正式生效
科创50指数相关的ETF基金(如华夏、易方达的科创50基金)是寒武纪高价上涨的重要资金来源。据半年报显示,这两只基金合计持股超4.7%。随着指数权重被削,基金可能被迫调整持仓,带来明显抛压。
警示公告与业绩承诺:信号比涨幅更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8月28日晚,寒武纪发布了股票交易风险提示公告。公告强调,自7月28日以来,公司股价飙升133.86%,明显脱离基本面,提醒投资者需理性判断市场风险。同时,公司给出全年营收指引为50亿–70亿元,但这仅为初步预测,不是实质承诺。
多个媒体也报道,当天开盘便触发恐慌抛售,短短数十分钟内成交逾百亿元,显示出市场对过热股价的快速反应
市场结构的“头部出清”
回顾过去几年,寒武纪的股价确实经历了一轮爆发——A股年度涨幅王,短期飙升数倍,市值一度破3000亿元。但多轮高位减持、持续巨额亏损与现金流压力,让市场对其估值持续质疑。
如今,指数削权、业绩不确定、资金结构变化交织,令这只“AI芯片明星股”的泡沫浮现,多个机构投资者望而却步。
品牌界视角:科技品牌市值的三大信号拐点
1.资本追捧下的“平台价值”极端敏感
科技品牌市值高企时,股价往往成为市场信心的风向标。然而,过度依赖指数和ETF资金入场的股价高位,一旦结构调整或资金撤离,就容易断崖式回落。
2.股价不可持续时,必须让业绩“说话”
寒武纪公告虽预测营收,但仍承认亏损持续,且未给出盈利时间表。科技品牌若想稳定估值,就必须兑现业绩和现金流。
3.品牌成长需建立估值护栏
市场对“东方英伟达”有美好想象,但品牌市值不能只靠概念堆叠,更需要产品力、市场份额和财务健康作为坚实底座。
这里是品牌界,欢迎「关注」
在这里品读:「人物」品牌背后的创造者;「方法」品牌的真实生长路径;「文化」品牌与中国的关系;「趋势」站在风口看品牌的未来。商业合作微信:YosePaul
上一篇:再战江湖:果小与珀莱雅的新篇章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