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主页 > 行业动态 > 评论 >
我和年鉴的故事 | 王宏伟
来源: 2021-08-23 阅读:2155
提要《IAI年鉴》的难度则更大,每年上千个优秀品牌的优秀案例,历经百余位评委的层层严选,才能拿到载入《IAI年鉴》史册的门票。那就意味着IAI是在上千个品牌的实战案例基础上,来帮我们理解品牌实战这一件事。

每一本书,
都有它自己的命运;
每一个人的命运,
都有可能被一本书改变。
2021年8月19号,早上7点多,手机传来“叮咚”的响声。完了!今天叫醒我起床的不是闹铃、也不是梦想,而是来自IAI传鉴广告奖执行主席飞哥的微信。
这么一大早,飞哥就飞来了一个好消息,2021年的《IAI年鉴》23号就要出版发行了。同时,飞哥邀我写几段话。而且还比较急,本周就要交稿,今天已周四了,看来晚上要熬夜了。
写点什么好呢?这是从家到公司我思考了一路的问题。对于有过出书经历的朋友来说,出一本走心的书,要掉多少层皮、熬多少夜,只有自己心里最清楚。就拿我来说,为了把自己这近20年对于品牌战略营销的感悟打磨成书,从初稿的100多万字到终稿的13万多字,我用了15年的时间,经历了9次推倒重来。期间最难的是给自己挖的跨学科写书的坑,为了填上这个坑,我看了100多本全球相关行业的头部著作,涉及“脑科学、心理学、经济学、生理学、信号学、认知神经科学、神经营销学、人类购物学、符号学、修辞学、语言学、佛学、量子力学”等学科。也就是说,我是在100多本跨学科书籍的基础上来写1本书,并尝试将众多学科打通为一门学科。这么做的动力,源自“为往圣继绝学,让营销更科学”的初心。因为在我看来,功夫都在诗外,只有一竿子捅到底,才能摆脱我们对品牌营销学盲人摸象的认知。营销学的底层是传播学,传播学的底层是心理学,心理学的底层是生理学。
从这个角度来说,《IAI年鉴》的难度则更大,每年上千个优秀品牌的优秀案例,历经百余位评委的层层严选,才能拿到载入《IAI年鉴》史册的门票。那就意味着IAI是在上千个品牌的实战案例基础上,来帮我们理解品牌实战这一件事。真想要做好、做精,这一点也不比自己写本书容易。纵观全球的各大顶级广告赛事,能像IAI这样坚持22年出版获奖作品年鉴的,全世界恐怕也没几个。
正是因为在10多年前某天,与《IAI年鉴》的不期而遇,我才有机会站在IAI国际广告奖的领奖台上。正是因为第一次参加比赛,就拿到了行业知名奖项IAI国际广告奖的等级奖,这让我更加坚定了对卓越创意的追求。深信,即使像我一样天资平平的普通人,只要肯下笨功夫,也是有机会通过创意改变命运的。就像《IAI年鉴》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的命运一样。如果没有《IAI年鉴》,我想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也不会有我这本《记住我、选择我、替我传——人人都需要的营销心理学》书籍的问世。这就像是一盏灯照亮另一盏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巧合的是,我人生的第一本书,恰好也在今年8月出版。这或许就是和《IAI年鉴》注定的缘分。
接到这份邀请的时候,我从内心真有些羡慕飞哥他们。通过《IAI年鉴》这个平台可以连接到这么多的优秀品牌和优秀广告人,有这么多企业的案例和logo可以尽情的使用。而我的书在出版的过程中,出版社和代理公司为了避免不必要的版权纠纷,硬是将书中90%以上的精彩案例图片和相关企业品牌的logo都删掉了。我尝试联系这些企业想要拿到案例或者logo授权,绝大多数至今都没有收到任何回复。这种感受,作为广告人的你一定懂的。
10多年来,我以参赛者和评委的身份,见证了《IAI年鉴》的成长。很少有那本书会畅销20多年,更很少有那本书会历经20多年,依旧不断自我颠覆,每年都在推陈出新。
潮流来来去去,创作者的初心依旧。
感谢《IAI年鉴》以传鉴之心,记录下这个时代最可爱的品牌和品牌人;感谢《IAI年鉴》以平台之力,在为中国这片热土上,千千万万的优秀品牌和优秀品牌营销人《替我传》。
本文作者:王宏伟 雍禾医疗集团品牌总监
2021版IAI年鉴定价人民币¥968元
已同步在传鉴优选发售!
扫码或点击阅读原文查看详情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我和年鉴的故事 | 周廉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