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主页 > 品牌界 >
从一支牙膏起步,参半如何跑出“日化界的小米速度”?
来源: 2025-07-17 阅读:13
提要在大多数人印象中,牙膏、牙刷、漱口水这样的日化产品是“最土的生意”之一——产品雷同、品牌保守、创新乏力。
『品牌界』 在大多数人印象中,牙膏、牙刷、漱口水这样的日化产品是“最土的生意”之一——产品雷同、品牌保守、创新乏力。但近年来,一个叫“参半”的口腔护理品牌却在这个看似传统的领域杀出重围,不仅连续数年登顶线上销量榜,更在行业里掀起一股科技化变革的浪潮。
参半的故事始于2018年,凭借“像护理皮肤一样滋养口腔”的理念进入口腔护理市场,其牙膏产品通过护肤品般的瓶身设计、扑克牌式的包装,并添加鱼子酱、燕窝等成分,为传统日化行业注入新风貌。在2020年切入漱口水赛道后,更是通过精准布局餐后、社交场景而快速蹿红。
2024年,参半年销售额突破20亿元,用户超过1.3亿,稳居中国线上牙膏市场份额第一。让人惊讶的是,这不是一个靠砸广告起家的快消品牌,而是一个用“科技公司”逻辑运营起来的新锐力量。那么,参半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参半创始人尹阔
但参半创始人尹阔不满于此:“我们的目标定位是要做一个国民级的口腔品牌,服务更多人。”要成为国民品牌,离不开线下渠道的布局。然而,线下市场高手云集,参半如何在高露洁、佳洁士等百年品牌的夹缝中突围?如何一步步攻占货架、走向消费者?
“土”行业里打出“科技感”
参半如何改写游戏规则?
日化行业特别是口腔护理,一直是被巨头把控、变化缓慢的“慢赛道”。多年来消费者对牙膏牙刷的期待没有太多改变,而外资品牌则长期主导漱口水等细分市场。但参半从诞生之初,就将目标对准了“改变游戏规则”。
他们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快消公司”,而是用做科技产品的方式去做日化产品——快速迭代、产品量化、组织敏捷。
高频迭代:
像做App一样做牙膏
传统日化公司可能一年推一次新品,甚至三五年都用一套包装。参半则建立起类似“科技公司”的迭代节奏。他们先后推出了益生菌、溶菌酶、羟基磷灰石、沸石等多个系列牙膏,不断开发漱口水、口喷等新品类,用实验室原料创新填补国内空白。参半美白牙膏、益生菌牙膏都获得全国销量/销售额双第一的认证,不只是产品推得快,更重要的是推得准、爆得起。
参半背后靠的是完整的“产学研检用”体系。他们建起“水分子创新实验室”,联合山东大学设立口腔健康研究中心,与多家原料龙头企业建立合作通道,实现从原料、配方、技术、检测到市场转化的闭环。“新口感”“新刷感”“密泡”“锁钙”等关键词,都能每季上新。快速上新,快速爆款,快速复盘——这已经不是日化打法,更像是互联网产品经理的节奏。
量化表达:
把“感觉”变成“数据”
口腔护理原本是感性体验导向的品类,“清凉”“好闻”“不辣口”这种描述是主流。但参半用科技公司讲产品的方式,把这些感受变成量化表达。比如,美白牙膏就不止说“白”,而是说“含有10%溶菌酶活性成分、通过国家标准NPT亮白测试”;漱口水不说“清新口气”,而是说“72小时长效抗菌、0酒精0刺激、检测pH值平衡口腔环境”。
这种可量化、可比对、可复现的表达方式,拉高了用户对产品的信任度,也降低了传播成本,让复杂的功效更容易被理解与接受。不仅如此,参半还将“口感”做成科技标签。他们研发热感科技、凉感科技、密泡科技、调香科技,不断带来“好玩又好用”的体验,比如“像在嘴里爆米花一样的泡沫感”或“像刷奶茶味牙膏一样的情绪体验”。
这些感受不只是好玩,更形成了参半独有的产品辨识度和社交传播力。
科技日化的未来想象力:
从中国走向世界
2024年,参半线上年销售突破20亿元,并全面迈向线下渠道——覆盖全国超1000城,终端超50万;并开启海外市场扩展,推出“五洲二十国”战略,已经打入东南亚、北美、澳洲多个国家,成为少数走出国门的中国口腔品牌。
不光是产品出海,参半还建了海外仓、拿了FDA和清真等多国认证,推动了中国口腔产品全球化。与此同时,参半还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推动“8020公益计划”,捐赠物资超2600万元,在43个城市开展口腔科普和书籍捐赠计划,提升国民口腔健康和精神素养。
参半用科技企业的逻辑,重构了日化赛道的可能性。它证明了一件事:即便是“最土的生意”,只要加上科技的土壤,也能长出“爆款”的新芽。
当快消遇上科技,当传统遇上创新,参半正在为整个行业打开一个全新的可能性窗口。「品牌界」持续关注那些用创新改变传统的中国品牌。如果你也对这样的案例感兴趣,欢迎关注“品牌界”,一起品读中国品牌的时代力量。
近期热点
在这里品读中国。品牌界的内容主张:「人物」品牌背后的创造者;「方法」品牌的真实生长路径;「文化」品牌与中国的关系;「趋势」站在风口看品牌的未来。商业合作微信:YosePa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