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主页 > 品牌界 >
宗馥莉:风口浪尖上的娃哈哈掌门人
来源: 2025-07-18 阅读:9
提要近期,关于宗家内部继承权的舆论风波骤起,媒体上“豪门争产”的标题频频刷屏。
『品牌界』 去年,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逝世,一代实业家的落幕,牵动了亿万国人的心。近期,关于宗家内部继承权的舆论风波骤起,媒体上“豪门争产”的标题频频刷屏。一时间,公众的情绪、经销商的信心、行业的观望,交织成了这家民族饮料巨头的新挑战。
娃哈哈集团的董事长 宗馥莉
娃哈哈
不只是一个品牌
娃哈哈,不只是一个企业,它是一代中国人共同的味觉记忆,是民营企业成长史上的一面旗帜,是中国制造在全球市场中的响亮声音。
世界品牌实验室报告中,娃哈哈的2024年品牌价值达到了896.09亿元。这不仅是一组冷冰冰的数字,更是品牌数十年来在中国市场稳扎稳打、积累而来的“信任红利”。每一个亿的背后,是亿万消费者在超市货架前的自发选择,是家长对儿童饮品安全的长期依赖,是无数经销商愿意押注并跟随的信心共识。
娃哈哈所建立起的,不只是“销量王国”,更是一种稀缺的社会认同和情感资产——它代表了国民品牌的稳健气质,也是一代中国实业精神的符号。尤其在当前“内卷”激烈、新品牌层出不穷的消费市场中,娃哈哈依然能屹立不倒,正是因为它在几代人心中已不仅是饮品品牌,而是一种情感坐标与文化记忆。
正因如此,若任由家族内部纷争、权力之争凌驾于企业治理与市场战略之上,所破坏的不只是家人之间的信任,更是动摇了一整个社会对民族品牌的信心。这将不仅仅是“令人遗憾”的情绪问题,而是对数十年品牌积累的系统性破坏,对中国制造信誉的一种背叛。
一旦这种品牌信任被击穿,重建的代价将是成倍的,不仅经济损失巨大,更可能导致经销体系的松动、消费者转向其他品牌、品牌美誉度难以恢复,从而加速企业步入衰退的风险。
图 /杭州娃哈哈公司
今天的娃哈哈,已经不仅仅属于宗家,更属于这个时代所有相信中国品牌的人。它是民族品牌的集体资产,是工业时代留给新消费时代的稀缺遗产。
掌舵人更迭
宗馥莉站在风口浪尖
宗馥莉不是“空降兵”,她的“交接班”从十几年前就已悄然启动。2004年留学归国后,她从最基层的生产线实习做起,逐步接管宏胜饮料集团——娃哈哈旗下的子公司。这是一场非典型的“二代接班”:她没有直接进入权力核心,而是另起炉灶,从边缘突围。
她曾被媒体称为“最有主见的接班人之一”,也曾因直言不讳与父亲理念相左而备受争议。但正是这些年在“夹缝中成长”的经验,让她更深刻理解了企业传承中的两个关键词:“守”与“变”。
宗馥莉上任率先提出了“娃哈哈品牌年轻化战略”,将“喝哈哈”定位为新生代品牌更新的标识。这个听起来有点俏皮甚至略带“社交属性”的名字,正是她对传统品牌标签重塑的尝试。她主导的新产品线不仅在包装上更具设计感,在传播层面也大量布局小红书、抖音、B站,与当下年轻人喜好接轨。2024年推出的“无糖苏打水”和“草本植物饮料”更是顺应Z世代健康消费的浪潮。
然而,年轻化不是一场“换皮游戏”。宗馥莉深知,娃哈哈面临的最大挑战并非单一产品老化,而是整个品牌体系的惯性与路径依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改良”难敌“革命”。因此,她不仅在品牌视觉与话语上做减法,更在产品、供应链和渠道上做加法。
“豪门争产”
动摇的是人心与信心
眼下,娃哈哈最不能乱的,不是股份、不是舆论,而是人心和信心。品牌的根基在消费者,市场的活力靠经销商,而企业的未来更离不开稳定的战略方向。任何内耗,最终买单的都是企业本身。
这几年,娃哈哈营收重回700亿,看似风光,实则隐忧不小。除了冰红茶换了新包装,真正让人眼前一亮的新产品几乎没有;渠道建设上,冰柜投放、冷链体系也远未完善;而继承风波一出,经销商信心也开始松动。
对于宗馥莉来说,现在不是忙着“发声”或者“控评”的时候,真正该下功夫的有三件事:一是把心思用在经营上。打铁还需自身硬,能不能拿出像“营养快线”那样的爆款新品,才是真本事。不靠情怀,靠产品说话。二是把人心稳住,把渠道稳住。娃哈哈的江山,是一批又一批经销商一点一滴打下来的。眼下风声鹤唳,更要让他们吃下“定心丸”,别让大家寒了心。三是把品牌的信任守住。消费者不在乎你姓宗还是姓杜,他们在乎的是——“娃哈哈还能不能让我放心?”靠公关博不了人心,靠真诚和稳定才能续命长红。
一句话:娃哈哈好,大家才真的好。别让一场纷争,把几十年积攒的品牌信任打碎了。
时代变局中的“娃哈哈命题”
这场家族纷争表面看是“争产”,但真正考验的是:娃哈哈还能不能穿越下一个时代?还能不能赢得下一代消费者?品牌界认为,娃哈哈必须认真对待三个关键问题:
第一,品牌要跟得上时代,但别忘了初心。
年轻人喜欢“整活儿”,比如“喝哈哈”成了社交热梗,这是好事。但品牌再怎么年轻化,也不能迷失自己。宗馥莉要做的,是既抓得住年轻人的嗨点,也别丢掉几代人记忆中的“娃哈哈”。
第二,产品要有新动作,别靠老本吃饭。
AD钙奶、营养快线这些老爆款支撑了娃哈哈很多年,但光靠这些是远远不够的。现在的消费者口味在变,习惯在变,赛道在变——产品不升级,再响的广告也拉不回来人心。
第三,公司治理要现代,别再靠“家族拍板”。
家族企业走到第三代,不能再靠“谁是孩子、谁说了算”来定大事。宗馥莉迟早要考虑:是继续家族控制,还是引入职业经理人、现代董事会机制,甚至一步步走向资本市场?制度化,才是长久之计。
一句话,娃哈哈不能只做“旧王朝的延续”,而要成为“新时代的参与者”。风波之中,也是转型的契机,关键看宗馥莉敢不敢、能不能抓住它。
娃哈哈是宗家的,也是国家的。一个拥有几十年品牌沉淀、上千亿市值的民族品牌,不能也不该因为家族纷争而陷入衰败。它承载的是中国饮料工业的荣光,是中国企业家精神的象征,更是一代又一代消费者的情感连接。因此,所有的内部矛盾,理应在法治和理性的框架内解决。别让“豪门争产”毁了娃哈哈。
今天,娃哈哈需要的是集中所有资源与智慧,在新的消费时代稳住阵脚、开辟新局;明天,它仍有机会站上“国潮饮料”的C位,继续书写中国品牌的传奇。这里是品牌界,欢迎「订阅」。
近期热点文章
4万亿美元背后的AI引擎,黄仁勋如何点燃一场新时代革命? 大窑汽水:一瓶碳酸饮料背后的“下沉叙事” 蜜雪冰城:下沉战略,走向全球的国际野望 马斯克:我是如何看世界的? 从火锅皇后到洪崖洞洞主:72岁何永智的人生逆袭 古茗:从奶茶王国走向现磨咖啡新战场 全球百强,谁在重新定义世界?|2025全球市值100强上市公司透视报告 徐晓波:如何靠“替用户养牛”冲出乳业红海? 从幕后到全球爆款,这个中国品牌做对了哪几步? 马寅和他的阿那亚 十年参半如何跑出“日化界的小米速度”? 金种子酒进入下一个关键决策期! 张联东:“蓝色洋河”的沉稳缔造者 在关税风暴中逆势增长—中国车企 陈妙林:用一生奔跑,为时代留下开元 侯孝海:“产业破局者”的时代精神 周钘:新生代营销将才的疾速进化之路 蔡澜:任性地活,有趣地老 在这里,品读中国
在这里品读中国。品牌界的原创内容主张:「人物」品牌背后的创造者;「方法」品牌的真实生长路径;「文化」品牌与中国的关系;「趋势」站在风口看品牌的未来。商业合作微信:YosePa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