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主页 > 品牌界 >
蜜雪冰城:下沉战略,走向全球的国际野望
来源: 2025-07-17 阅读:19
提要中国新茶饮品牌大多还在国内高线城市激战正酣之时,蜜雪冰城已经悄然完成了一个壮举:在11个国家开出超过5000家门店,成为东南亚现制饮品市场的头部品牌。
『品牌界·趋势观』当中国新茶饮品牌大多还在国内高线城市激战正酣之时,蜜雪冰城已经悄然完成了一个壮举:在11个国家开出超过5000家门店,成为东南亚现制饮品市场的头部品牌。
蜜雪冰城创始人 张红超
1997年,年仅20岁的张红超在郑州街头摆下了一个卖刨冰的小摊,开启了他一生的“甜蜜事业”。他不是高调的创业明星,却以极强的实干精神与前瞻意识,一步步将这个起源于城中村的品牌,打造成如今覆盖全球近5万家门店、深入中国和东南亚下沉市场的“奶茶帝国”,成为全球门店数最多的现制饮品品牌。
“让每个人都喝得起好奶茶”。张红超一以贯之的战略定力和价值观:“让品牌更强大,让伙伴更富有,让全球每个人享受高质平价的美味。”他并不热衷抛头露面,但他亲手搭建的这套商业系统,已成为新一代中国品牌全球化的样本。
下沉出奇迹
复制拼多多,也像比亚迪
蜜雪冰城的成功并非偶然,它的底层逻辑与过去十年中国互联网与制造业崛起的路径惊人一致——用极致性价比撬动高频需求,以规模压缩成本,用供应链重塑效率边界。
与主打直营、高溢价、高坪效的喜茶、奈雪不同,蜜雪冰城坚定地走“加盟+下沉”路线:超过57%的门店位于三线及以下城市,覆盖数百个县域城市和乡镇。它的用户画像中,不是Z世代的精致打工人,而是县域青年、蓝领人群、小镇学生——这一庞大的“非主流”消费群体,反而成就了今天全球门店总数第一、出杯量第一的现制茶饮品牌。
蜜雪冰城马来西亚某门店
据品牌界了解,真正支撑这套“低价征服逻辑”的,并非单纯价格策略,而是蜜雪冰城自2012年起苦心构建的自建供应链体系。通过五大生产基地、完整的中央工厂和覆盖全国的冷链物流网络,蜜雪冰城实现了从茶叶、奶源、糖浆到吸管、纸杯、封口膜的核心原材料几乎100%自产。其在奶粉、柠檬等原料上的采购成本,较行业平均低10%-20%。这意味着,每一杯售价4元的柠檬水、6元的奶茶背后,都藏着一套效率最优、损耗最低、议价能力最强的工业体系。
而这套模式如今正在被快速“复制出海”。截至2025年6月,蜜雪冰城在印尼、越南等11个国家共设门店超过5000家,门店数量已超过喜茶、奈雪在全球总和。特别是在东南亚新兴市场,其加盟模式的“轻资产扩张”特性更具优势——加盟商无需高额前期投入,总部统一供货、统一品控,使品牌在成本控制、终端价格与市场渗透率方面都实现了压倒性领先。
蜜雪冰城正在构建的是一种“供应链型全球消费品牌”的样本。它不靠标榜生活方式或品牌调性取胜,而是以“让更多人喝得起一杯干净奶茶”为使命,凭借供应链整合与生产能力,重塑了人们对“便宜”的想象力——不是廉价替代品,而是广泛触达、高质稳定、人人可及。这正是我们中国品牌全球化的新逻辑:不再依赖设计包装的溢价故事,而是以工业体系为支撑,以高频、平价、基础型产品出海,在海外的县域和草根市场,复刻“拼多多式”的国货奇迹。
海外扩张
不是中国品牌出海
而是商业模式出海
如今,蜜雪冰城在海外门店已超过5000家,主要集中在印尼与越南,均采用国内成熟的加盟体系。这一数字不仅超过了奈雪、喜茶等同行的总和,也使其在东南亚市场成为现制饮品头部品牌。
更重要的是,蜜雪冰城不是以“中国品牌”的身份出海,而是以“成熟商业模型”的方式输出。标准化、低成本、快复制的门店体系,适配于全球发展中国家的下沉城市;对加盟商低门槛的吸引力,也提升了其国际拓展的速度与密度。
在越南与印尼,2元人民币的冰淇淋与5元的奶茶,依旧能保持健康的利润水平——这套“把便宜做到极致”的打法,迎合了新兴市场消费能力,也恰恰避开了欧美日市场对品牌与产品溢价的高要求。这是一种非传统意义上的“品牌出海”,而是对全球“消费降级”趋势的主动回应。
全球视野下的挑战与趋势洞察
光环之下并非没有隐忧。蜜雪冰城的高速扩张,仍需面对品牌管理、加盟体系管控、食品安全、员工权益等挑战。在海外,文化差异、法规政策、供应链跨境协同也将考验其管理韧性。
此外,随着国内市场竞争加剧,包括古茗、茶百道等品牌也在加速“农村包围城市”的反向策略,蚕食蜜雪冰城的下沉腹地。如何在保持价格优势的同时继续提升品牌价值,成为蜜雪冰城全球化的长期命题。
|蜜雪冰城的崛起,不仅是一个新茶饮品牌在国内崛起、全球布局的成功案例,更是中国消费品牌全球化浪潮中极具代表性的样本。
它用“极致性价比+全链路自建+本地加盟合作”的三位一体模式,打破了传统茶饮行业对品质与价格的二元对立认知,走出了一条高效率、强渗透、快复制的“供应链型出海路径”。
它所复制的,并不只是奶茶本身,而是一整套“工业化平价体验”的商业范式。这种范式背后,是中国制造体系的成熟与降维打击能力,是对新兴市场消费心智的敏锐把握,更是对“人民群众需要什么样的品牌”的深度理解。蜜雪冰城的出海更为务实和接地气:它不讲情怀,只讲结果。
蜜雪冰城的出海成功提醒我们:国际化未必需要高举高打、也不必一味模仿西方路径,关键是理解目标市场的真实消费结构、捕捉文化土壤中最朴素的需求痛点。
蜜雪冰城的国际化进程,仍在早期。但它的战略方向已经清晰——不再局限于某一饮品品类或单一市场,而是构建一种标准化、高效能、强整合的“平价美味全球分发系统”。
在消费全球化进入下半场的当下,蜜雪冰城的逻辑正为新一代中国品牌提供一条可参考的路径:不靠昂贵的营销包装,而靠实打实的性价比、扎实的供应链能力、以及广阔的县域与新兴市场心智认同,来实现真正的品牌全球化。
而这一切,才刚刚开始。
这里是品牌界·趋势观,欢迎「订阅」。
近期热点文章
马斯克:我是如何看世界的? 从火锅皇后到洪崖洞洞主:72岁何永智的人生逆袭 古茗:从奶茶王国走向现磨咖啡新战场 全球百强,谁在重新定义世界?|2025全球市值100强上市公司透视报告 徐晓波:如何靠“替用户养牛”冲出乳业红海? 从幕后到全球爆款,这个中国品牌做对了哪几步? 马寅和他的阿那亚 十年参半如何跑出“日化界的小米速度”? 金种子酒进入下一个关键决策期! 张联东:“蓝色洋河”的沉稳缔造者 在关税风暴中逆势增长—中国车企 陈妙林:用一生奔跑,为时代留下开元 侯孝海:“产业破局者”的时代精神 周钘:新生代营销将才的疾速进化之路 蔡澜:任性地活,有趣地老 在这里,品读中国
在这里品读中国。品牌界的原创内容主张:「人物」品牌背后的创造者;「方法」品牌的真实生长路径;「文化」品牌与中国的关系;「趋势」站在风口看品牌的未来。商业合作微信:YosePaul
上一篇:马斯克:我是如何看世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