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主页 > 品牌界 >
从火锅皇后到洪崖洞洞主:72岁何永智的人生逆袭
来源: 2025-07-17 阅读:12
提要『品牌界』在重庆,有一座城市地标几乎家喻户晓,它既是重庆人心中的“巴渝文化地标”,也是无数游客打卡重庆的第一站。那就是洪崖洞。
『品牌界』在重庆,有一座城市地标几乎家喻户晓,它既是重庆人心中的“巴渝文化地标”,也是无数游客打卡重庆的第一站。那就是洪崖洞。而这座吊脚楼式的“奇迹建筑”背后,有一个名字必须被提起——何永智,重庆小天鹅集团创始人,被誉为“中国火锅皇后”,也是“洪崖洞洞主”。
重庆小天鹅集团创始人,洪崖洞民俗风貌区创始人 何永智
但很少有人知道,洪崖洞的诞生,并不是一场轻松的商业拓展,而是一场与命运较量的惊险征途。今天「品牌界」带大家就走进中国旅游协会企业家委员会委员,重庆小天鹅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创始人、总裁,洪崖洞民俗风貌区创始人何永智和洪崖洞背后的故事。
从三张桌子起步,到“火锅皇后”
“我创业的时候,三张桌子、三口锅、3000元钱,创建了小天鹅品牌。”
1982年,刚生完女儿的何永智开始创业,没人想到,这位重庆女子将在接下来的四十余年里,以惊人的坚韧与创新,书写属于重庆的品牌传奇。
她率先发明了鸳鸯火锅,改变了火锅一锅红汤的传统饮食方式,也让重庆火锅迅速“出圈”,影响了超20亿消费者。她不仅创建了中国第一家火锅连锁,还创建了火锅底料工厂,并作为重庆火锅协会创始人,连续16年任会长,真正把重庆火锅推向了全国,推向了世界。在这个过程中,她也成为了央视专访的对象,被誉为“中国火锅皇后”。
洪崖洞:一场“任性”的冒险
2002年,重庆城市更新,高楼林立,吊脚楼正在被迅速取代。那一年,政府计划开发一块“不可用地”——洪崖洞原址。为何不可用?前有高架桥、后是70米悬崖,进深只有29米,毫无开发价值。
但就是这一块别人都不碰的“烫手山芋”,唤醒了何永智童年对吊脚楼的记忆。她说:“我就是喜欢,小时候就在吊脚楼里长大。”在10家房地产企业竞标中,她是唯一一家没有开发经验的文旅企业。但她咬牙交出300万元保证金,并写下一份极具文化想象力的标书——“洪崖洞的三分之一是房地产,三分之一是巴渝文化复原,三分之一是商业运营管理。”
她不是地产人,她是文化人。最终,以多出龙湖100万元、协信200万元的报价,加上文化与商业理解的高分优势,她赢下了洪崖洞的开发权。
“如果失败,死的不是洪崖洞,是我。”
在很多人眼中,中标洪崖洞,是她的高光时刻。但对于何永智而言,那不过是“危机四伏”的起点。设计方案被否,董事会强烈反对,政府规划摇摆,融资渠道断裂……她一度陷入孤立无援的困境。每一个进程都可能戳破她多年来打下的商业根基。
但她从未退缩。
她说:“当你要死的时候,就会生出智慧。”于是,她穿梭在政府办公室与废墟工地之间,顶着重庆40度的高温,每天站在满目荒凉的建设现场,用最朴素却最坚定的语言,一遍遍地描绘自己对洪崖洞的想象——一座属于重庆人自己的“文化高地”,一处真正连接山、水、城、人、记忆的立体地标。
她带着设计团队考察山西平遥古城,结果在乔家大院摔断了腿。但她没停工、没抱怨、没退场。反而在病床上完成了吊脚楼立面细节设计,调度各方施工流程。她说:“洪崖洞,是我断了一条腿换来的。”这不仅是一句令人动容的自述,更是一位企业家为理想全情下注的真实写照。
她把洪崖洞,做成了一件既有商业逻辑、又有文化筋骨、还有艺术情怀的作品。正如她所说,“我是中国年纪最大的网红,但我不只是为了流量,我是为了洪崖洞成为百年传承的文化品牌。”
洪崖洞的奇迹,不是设计图上画出来的,是一个72岁的企业家,用脚下的土地、胸中的文化、摔断的腿和不灭的信念一点一滴构筑出来的。
一个“古建筑专家”的诞生
何永智自嘲说:“我仿佛变成了洪崖洞的总设计师。”她没有用名牌设计院,也没有依赖豪华方案,却在一次次推敲中,把“吊脚楼”变成现实的建筑语言。她以乔家大院为参考,用仿木结构代替真木材,解决重庆潮湿白蚁多的现实问题;她用雕塑沙盘说服规划局,争取保留文化原貌;她甚至让一位没有资质的雕塑教授,配合完成方案。
从火锅皇后,到洪崖洞洞主,再到“古建筑专家”,她一次次突破了人们的标签预期。
从文旅项目到城市超级IP
洪崖洞2006年开业时,很多人还看不懂。但到了2023年,这座建在“不可用地”上的吊脚楼群,接待游客2776万人,成为重庆当之无愧的第一城市地标。2024年刀郎演唱会期间,重庆旅游总量突破1亿人次,洪崖洞的身影无处不在,成为无数人“到重庆的第一站”。在背后,推动这一奇迹的,不只是建筑的奇观,而是一整套围绕“城市文化+在地精神+内容叙事”的系统打造。
洪崖洞不是复制古镇的模板,也不是“仿古商业街”的翻版。它以“吊脚楼”作为核心视觉标识,把巴渝山城的地形特征、黄桷树的城市记忆、嘉陵江的水岸线,编织进建筑本体,成为一个可以“看得见重庆”的城市意象。这种地理与文化共生的空间表达,让它具有了无法复制的城市辨识度。此外,洪崖洞“上是马路、下是江水”的立体结构、夜景灯光、悬崖栈道,无一不适合拍照打卡。随着短视频平台崛起,它天然成为“十秒出片”的场景模板。城市空间即传播内容,是文旅IP打造的核心思维,而洪崖洞,恰恰是内容与空间一体化的代表。
洪崖洞不是简单出租铺面,而是将火锅、巴渝小吃、川剧变脸、手工艺店等本地生活方式有机组合,形成一种“行走的重庆文化”体验。游客来这里,不只是消费,而是在参与一场活态的城市文化表演。这种文化沉浸式体验,是回头率与二次传播的关键。
何永智自己也成为“中国年纪最大的网红”,在抖音、视频号讲述洪崖洞背后的故事,分享自己的创业经历与城市理想。她说:“网红是流量入口,如果一个文旅项目连网红都不是,那你很快就被淘汰了。”她不仅让洪崖洞“红”在建筑与夜景,更“红”在人设与口碑。一个有情怀的企业家+一个有性格的地标,共同构成了IP的叙事引擎。
活出自己的样子,让内心闪闪发光
何永智10次手术、7次钢钉植入,72岁依旧活跃在创业一线,不仅做AI、搞新媒体、建平台,还在筹备“百年洪崖洞”的愿景。
“我用的是最难的方式,成就了一件最值的事。”何永智说。在她看来,洪崖洞不是房地产,是文化资产,是城市记忆,也是她人生智慧的结晶。企业家最重要的是发现自己,活出自己的样子,让内心闪闪发光。这是何永智留给重庆,也留给所有创业者们的启示。
这里是品牌界·人物志,欢迎「订阅」。
近期热点文章
古茗:从奶茶王国走向现磨咖啡新战场 全球百强,谁在重新定义世界?|2025全球市值100强上市公司透视报告 徐晓波:如何靠“替用户养牛”冲出乳业红海? 从幕后到全球爆款,这个中国品牌做对了哪几步? 马寅和他的阿那亚 十年参半如何跑出“日化界的小米速度”? 金种子酒进入下一个关键决策期! 张联东:“蓝色洋河”的沉稳缔造者 在关税风暴中逆势增长—中国车企 陈妙林:用一生奔跑,为时代留下开元 侯孝海:“产业破局者”的时代精神 周钘:新生代营销将才的疾速进化之路 蔡澜:任性地活,有趣地老 在这里,品读中国
在这里品读中国。品牌界的内容主张:「人物」品牌背后的创造者;「方法」品牌的真实生长路径;「文化」品牌与中国的关系;「趋势」站在风口看品牌的未来。商业合作微信:YosePaul
下一篇:马斯克:我是如何看世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