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主页 > 读懂县域 >

张家港:一座县级市的“强者逻辑

来源: 2025-08-25 阅读:16

提要这不仅是一座制造之城,更是一座精神之城,一座正在向未来重构自身的县域样本。

微信图片_2025-08-25_105603_291.jpg

『域牌·县域行』 2025年中国百强县榜,张家港毫无悬念地稳居第三名。和过去三十多年一样,这座苏南小城以稳定的节奏、坚实的步伐,站在县域高质量发展的最前排。

可你若真的走进张家港,就会发现,这不仅是一座制造之城,更是一座精神之城,一座正在向未来重构自身的县域样本。

从“钢铁”到“硅钢”,从“制造”到“智造”

张家港人不喜欢“炫技”,但每一个细节都透露着实力。在沙钢集团的硅钢生产线上,一块2.3毫米的钢板,经过5次以上的轧制,最终被压成0.2毫米的高性能硅钢片,丝滑如纸,却能承载新能源车、风电、轨交等关键应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在这里有了全新答案。

而这,只是一个开始。

十年间,沙钢累计投入超过500亿元进行技术研发,从传统粗钢一路迈向“特钢+高端制造”,重构产业基因。董事长沈彬有一句话流传很广:“传统产业不是落后的代名词,恰恰是创新的主战场。”

30分钟车程外,光束汽车有限公司的智能工厂每小时下线43辆整车。全流程数字化定制、7天内交付订单——这是“张家港智造”交出的又一张答卷。

张家港以1.7万家工业企业、1660家规上工业企业为底盘,撑起的是5638亿元的规上工业总产值,以及特色半导体产业39.9%的年增速。这不是虚热,而是一座城市真正走向精密、智能、绿色的轨道。

精神不老,城市就能不断年轻

张家港这三个字,曾经是“中国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面旗帜”。从一块“边角料”发展为明星城市,这里的成长,不靠命运赏饭吃,而是靠自己硬闯出来。张家港人自己总结过,他们的底色,是“张家港精神”——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

今天的张家港,也仍在续写这种精神。

面对“偏重”的产业结构难题,张家港并不回避,而是主动出击:“冶金新材料、先进高分子材料、智能高端装备、高端纺织、新能源”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正在全面成型。

不止是“量”,更看“质”。

从“腾笼换鸟”的产业升级,到“具身智能机器人”这种前沿科技的悄然布局,从高端纺织产业链的智改数转,到集聚全球资源打造“张家港制造+张家港创造”并重的生态,张家港已不再是那个传统意义上的制造基地,它是不断“自我进化”的未来城市胚胎。

项目落地的速度,决定未来跃迁的节奏

你想知道一座城市的行动力强不强,就看它落地项目的速度。

今年一季度,张家港投产、开工、签约项目共186个,总投资超887亿元。3月20日,陶氏化学有机硅扩建项目正式投产。这是陶氏在张家港落地的第19个重大项目,也是这家世界500强企业与张家港之间长达26年深度合作的又一座里程碑——累计投资30亿美元,张家港成为陶氏在中国最大的投资集聚地。

项目不断涌入的背后,是政府“围墙外”的服务意识,更是产业基础+区位优势形成的双重磁力。有实力接得住、也有诚意留得下,这是县域城市最宝贵的“确定性”。

微信图片_2025-08-25_105614_443.png

把人才当种子,而不是游客

张家港懂得,发展不仅是拼项目,更是拼人。在张家港,人从来不是发展的“配角”,而是这座城市的“核心变量”。

张家港深知,拼项目拼的是当下,拼人才拼的是未来。正因为如此,城市的发展策略早已从“招人”转向“留人”“养人”,把人才视为可以扎根、生长、开花、结果的“种子”,而不是短暂停留、来去匆匆的“游客”。

2024年,张家港交出了一份亮眼的人才成绩单:新增国家级人才45人,其中39位在企业工作,在全国县域中排名第一。这不仅是一项数字成果,更体现出张家港对人才工作的深度布局和实操能力。

对张家港来说,人才工作不是点缀,更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打通命脉。因为他们清楚,真正能让一座城市焕发活力、持续迭代的,不是短期资本的涌入,也不是一次产业爆发,而是一批又一批愿意扎根、可以扎根的人。人才扎下根,事业才能生长,城市才能真正“活”起来。

张家港用行动证明:一个真正对人才友好的地方,不是用政策把人“吸引来”,而是用诚意把人“留下来”,用机会让人“长出来”。这是一座城市对人才最深的理解,也是张家港持续走在前列的底层逻辑。

一个地方的信心,来自历史,也来自此刻

张家港从不刻意追风口,但从来没错过时代的风口。

从上世纪的“苏南乡镇企业”奇迹,到今天的制造业“重质转型”样本;从精神文明建设标兵,到县域产业集群典范;从工业强市的底盘,到未来城市的布局……张家港始终把自己交给实践、交给时间。所以它不是短跑型的“爆款”,而是长跑型的“耐力王”。

如果你问今天的张家港,还能不能继续稳住“第三名”?他们也许会笑着说:“名次没关系,我们只是还没跑完。”

张家港,是中国县域里最有“续航力”的城市之一。它的强,不在表象,而在根部。而这样的张家港,也正是中国县域经济向上的模样。这里是“域牌”,欢迎关注。

end.png   近期热点文章   

江阴,为何是中国县域的“头号种子选手”?     乡土中国:理解中国人的乡土情怀     一座“县级市”如何变成“全国第一”?     2025中国百强县发布!域牌视角看“县域跃迁力”     域牌:一种源于中国实践的区域表达新范式     从城市出圈到区域自信,“域牌”来了!

000.jpg

域牌公众号,一个关注县域经济、区域品牌、城乡融合、乡土表达的平台。原创内容主张:「解读域牌思想」、「记录县域实践」、「关注城乡融合」、「推动域牌共建」。联络咨询:creatup@foxmail.com 010-65462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