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主页 > 读懂县域 >

龙口,凭什么能坐上百强县第7的“C位”?

来源: 2025-08-28 阅读:662

提要在山东,说起“富到漏油”的县级市,龙口总是绕不开的一个名字。

微信图片_2025-08-28_152822_944.jpg

『域牌·县域行』 在山东,说起“富到漏油”的县级市,龙口总是绕不开的一个名字。它既是“中国苹果之乡”,又是“道教文化圣地”,既有渔港的波涛汹涌,又有工厂的机器轰鸣。这座滨海小城,用一幅“山海经”的气象,写下了属于自己的百强故事。

微信图片_2025-08-28_152827_201.png

一口龙门,藏着千年风云

龙口的名字,带着传奇色彩。相传,五龙在此争地,山川破碎,留下了似龙张口的山海地貌,自此得名“龙口”。

几千年风雨变迁,龙口一直守着这片土地与大海。古人留下的传说,成为龙口文化记忆的底色。如今,当地还保留着许多古老的民俗节庆,每逢节日,渔港烟火、人声鼎沸,让人感受到这座城市深厚的文化韵味。

苹果红遍天下

如果要找龙口的“名片”,苹果一定排在第一位。这里的苹果,个大、汁多、口感脆甜,被誉为“胶东第一果”。在龙口乡村的山坡与平原上,苹果园连绵成片,秋天一到,红彤彤的果实把整个城市点亮。

果农们靠着苹果走向了富裕,苹果产业链也越来越长:冷链物流、精深加工、电商销售……一个“苹果+”的经济模式正在形成。龙口苹果不只是农产品,更是县域品牌的一张世界名片。

微信图片_2025-08-28_152830_395.jpg

海上渔港,千帆竞发

龙口靠海吃海。万吨渔船每天从港口出发,鲅鱼、海参、对虾等渔获丰富了市场,也撑起了“中国海洋食品名城”的美誉。
渔港的热闹不止停留在码头。海产品加工、冷链储运、餐饮商贸等相关产业链条不断延伸,让“靠海吃海”真正变成了“靠海致富”。

工业制造,厚积薄发

龙口不仅有“山海”的馈赠,还有“制造”的实力。
早在上世纪,龙口就开始布局农业机械制造,如今已成长为产业集群。机械制造既满足了本地农业的现代化需求,也让龙口走向全国市场。

工业的壮大吸引了人才,增加了就业,带来了税收,也让这座滨海小城有了硬核的经济底气。今天的龙口,早已不仅是渔民的港湾,更是工人的城市、企业家的热土。

南山圣境,文化与旅游的融合

来到龙口,必去南山。这里既有自然风光的壮丽,也有道教文化的厚重。青山古庙、祥云缭绕,游客既能感受“仙气”,又能触摸传统文化的脉动。

依托南山,龙口发展起了文化旅游产业。景区游客带动了餐饮、住宿、零售等产业,旅游与文化的融合,成为城市发展的另一条腿。

为什么是龙口?

2025年,中国百强县榜单揭晓,龙口跃居第7。有人说,这是龙口的区位优势;有人说,是龙口的产业底子;也有人说,是龙口人的勤劳与坚韧。其实,这些都对。

龙口的强大,源于它懂得如何把“天赋的资源”变成“发展的动能”。苹果不仅是水果,更是产业;大海不仅是风景,更是财富;文化不仅是故事,更是品牌。

在域牌的视角下,龙口的成功告诉我们:一个地方的力量,不只是GDP和产业数据,而是它能否把乡土记忆、文化符号、产业优势编织在一起,形成独特的区域品牌。

龙口,正在用自己的方式,回答百强县的核心命题:县域崛起,不靠模仿,而要走出属于自己的“山海经”。

这里是“域牌”,欢迎关注。

end.png   近期热点文章   

低调的“县域天花板”——慈溪:全球小家电背后的中国力量     晋江:这片“寸土”如何长出“寸金”?     江阴,为何是中国县域的“头号种子选手”?     乡土中国:理解中国人的乡土情怀     一座“县级市”如何变成“全国第一”?     2025中国百强县发布!域牌视角看“县域跃迁力”     域牌:一种源于中国实践的区域表达新范式     从城市出圈到区域自信,“域牌”来了!

微信图片_2025-08-28_132049_798.jpg

域牌公众号,一个关注县域经济、区域品牌、城乡融合、乡土表达的平台。原创内容主张:「解读域牌思想」、「记录县域实践」、「关注城乡融合」、「推动域牌共建」。联络咨询:creatup@foxmail.com 010-65462208